就在新年大宴正热闹进行的同时,李邺在官房内接见了独孤明。
“那海船呢?真的一艘都没有?”李邺又追问道。
独孤明点点头,“江都那边船场很多,大大小小有几百家,独孤家和窦家在江都合办了一家船场,开元十七年办的,主要造五百石到五千石的货船,在江都规模排第二,仅次於官办造船场。”
“确实是这样,朝廷不准我们造,但我们却不甘,一直在储存材料,制备材料,现在我们是天下最大的造船材料商人,一样有丰厚的利润。”
不过李邺还是请他来参加了新年大典。
独孤明狡黠一笑,“在明州有一支万石船队,和我们有点关系,在广州还有一支万石船队,也和我们有关系,贤婿如果需要船,我可以想想办法。”
“我记得独孤家在江都有一座船场?”
独孤明不是李邺的下属,他为母亲丁忧守孝,已经辞去了朝廷所有的官职,只保留了国公的爵位。
李邺点点头,“我的四个妻妾一人出五千贯钱,我再出技术,我们占七成分子,岳父负责制作,占三成分子,可以吗?”
独孤明想得开,一个是自己女儿,一个是自己侄女,让她们挣钱没有问题。
“伱就是给太微她们挣点钱?”
李邺只象征性地喝了两杯酒就走了,他在场,大家都不自在,他离开了,大家没有了束缚,都能兴致盎然,喝得十分尽兴。
李邺沉吟一下问道:“不知道婚礼后,岳父有什么打算?”
独孤明拿起香皂,来到院子里水池洗手,很快就弄清了用法,洗完手,手上干干净净,他顿时赞道:“好东西,一定会卖得火爆,需要我来制作?”
“你们考虑过造万石海船吗?”
“当然考虑过,但造五千石以上的货船或者海船,必须要得到朝廷批准,其实这种申请很容易批准,福州、泉州沿海那些造万石海船的工场,提交上去都顺利批准了,但不知为什么,我们提交的申请,朝廷就是不肯批,后来才知道,天子不允许关陇贵族造万石海船,也不允许关陇贵族涉及冶炼和牧业,天子还是防着我们。”
李邺笑了笑道:“一点没错!”
“是从羊油里面分离出来的,不光是羊油,其他油也可以。”
在自长安多座乐坊的舞姬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,官员们欢迎交谈,热闹非常。
李邺取出一份册子和一张两万贯的柜票递给他,“这是技术秘诀,图也有,岳父把它收好了,如果不明白,可以问我!”
独孤明收下钱和册子,欣然道:“我明天就去咸阳工场!”
(本章完)